清洁能源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影响如何?海外的看法最真实

   2023-12-20 中国汽车报网274
导读

“短短两年时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已从10%飙升至35%……”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影响力究竟如何,海外舆论的反

“短短两年时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已从10%飙升至35%……”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影响力究竟如何,海外舆论的反馈可能更真实。12月16日,西班牙《国家报》就对中国电动汽车作出了评价。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的报道也表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日益上升,中国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供应链上都拥有规模和成本优势。

其实,近期多家海外媒体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客观报道,让我们了解到海外是如何客观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

从“自行车王国”到电动汽车大国

很多人还记得,即使中国在进入21世纪之初,仍享有“自行车王国”的称号。而仅仅20多年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称,不仅如此,中国正在超越邻国日本,将成为新的全球汽车出口领头羊。而且,由于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中国正在成为电动汽车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并有望将在未来5年塑造电动汽车国际新格局。

近年来,联合国气候大会一直都在提出推动向低碳转型,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使得转型不再只是口头的承诺。

数据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该报道表示,在欧洲,2022年人们购买的车辆有八分之一是电动汽车(在美国,这个数字为七分之一);但在中国,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的25%。

《纽约时报》刊文称,一些德国汽车制造商高管用“中国速度”这个关键词来形容他们需要多快地行动才能迎头赶上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速度。“中国速度”反映了中国汽车工业转型为电动汽车巨头的速度。

欧洲媒体的报道认为,政策支持显然是一种较强的基础。中国于2014年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3年前,一辆小鹏P7的售价约为3.8万欧元。

很多消费者更喜欢中国电动车型,因为中国电动汽车有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很多人把中国电动汽车比作带轮子的智能手机。而且,中国电动汽车上,车与用户的互动水平显然更高,90%的指令都可以通过语音交互。

海外看中国电动汽车“内卷”

2020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粗略估算也要超过300家,车企之间的激烈“内卷”,也推动着电动汽车企业加速创新,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数据表明,2023年在中国新登记注册的电动汽车中约有80%来自国产品牌。评级机构穆迪指出,中国在汽车行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

西班牙《国家报》的报道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近400万个充电基础设施遍布全国。仅在2022年,全球安装的充电基础设施就有约70%在中国,而在今年1月至6月,中国新增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144.2万台。

该报道认为,“在燃油汽车生产方面处于落后位置的中国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找到了通往新的市场的大门。”

事实上,中国不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而且也有望成为汽车出口的领头羊。

德国研究机构汽车管理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1月到9月,中国制造商在海外销售了340万辆汽车,超过了日本和德国,日德两国同期出口量分别为320万辆和240万辆。电动汽车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24%,是去年的两倍多。自2021年以来,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在其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汽车数量比其他任何工厂都多。然而,中国的比亚迪已经在加速,有可能在2024年于纯电动汽车领域取代特斯拉的领先地位。

这些领先的优秀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电池等。惠誉旗下的咨询企业基准矿业情报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电池工厂位于中国。

中国品牌影响正在扩大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增长,以及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外舆论都在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

西班牙《公众日报》报道称,众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一些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来到欧洲市场,给当地留下很好的印象。

美国“电动汽车内幕网”的文章指出,在欧洲,中国电动汽车是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之一,这是一个“并不令人意外的事实”。

阿尔及利亚《东方报》评论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非洲正占据越来越多市场份额,“蛋糕”越做越大,为非洲电动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正因为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带来的巨大机遇,许多业内人士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在全球日益面临气候挑战的背景下,中欧电动汽车产业有着共同期许和一致目标。欧盟应客观、公正看待中国企业对促进欧盟及全球气候愿景的贡献和力量,通过鼓励中欧在产业链供应链及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扩大包括电动汽车领域在内的绿色经济市场。

“在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型过程中,中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德国知名汽车专家、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从汽车电池到汽车软件、芯片等诸多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都走在全球前列,欧洲汽车企业需要向中国同行学习,中欧双方协作努力,才能实现共赢。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qjnyw.mobi/xinnengyuan/show-11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