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和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太像了,新能源车企靠政府补贴,年轻人毕业后纷纷开始啃老,我很羡慕他们,都有一个好爸爸~
据媒体报道,连续3个月,电车的销量都超过了油车。一方面,新能源车企有政府补贴,消费者享受税收和电价的优惠,有些地方还有出行优惠;
另一方面,大量油车企业连年亏损,广汽这样的大企业,1-9月的利润竟然可怜的1.2亿元,同比暴跌97.34%,而且,对比电车车主,油车的车主还在交养路费、城市建设费、教育附加费等等。
纵观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风景可谓这边独好。不过,这样看起来并不公平的产业政策,还能维持多久呢?
11月12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公开发言中提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为理性地看待产业变革与市场竞争,立足市场实际需求,推出更多技术过硬、质量可靠的汽车,坚决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行为…”
笔者以为,这段发言,至少有三层含义:
第一,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保护,存在在站位上不够高、格局上不够大,决策不够理性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没有完全立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第二,这一波“新能源汽车”大跃进,造出了技术不过硬,质量不可靠的汽车,从车辆起火到筷子悬架,问题不少,这里不细说了;
第三,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盈利水平很低,传统车企利润没了,新能源车企刨掉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利润也很少,整个产业链高度内卷,情况十分糟糕。
必须要承认,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宣传上已经成了民族骄傲,但仔细看业内生态,会发现这样的民族骄傲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对优惠政策依赖度太大。
回顾过去的十年,各级政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大量支持性、保护性政策。现在看来,政府可能越位了,做得太多,投入太大,结果却未必多好。
某知名经济学家提了很好的概念,叫“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真是广受官员们的欢迎啊!但现实情况是,政府只顾着自己有所作为,却忘了尊重市场自身的有效调节。
最近30年李,互联网产业是中国最为成功的产业,也许没有之一。
互联网诞生初期,政府一压根就没在意,后来渐渐壮大了,选择的是包容性监管,目前的结果表明,互联网产业成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微信构造了一个庞大的通信社交市场,移动支付撕开了金融改革的口子,以及电商、外卖、搜索、游戏等等,哪一个不是产值千亿以上的庞大产业?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政府很好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基本上做到了不缺位、不越位。当然,2020-2022年的三年极为特殊,强监管的后果如何,也有目共睹。
新能源产业目前的情况,显然需要一次再定位,从官方表态来看,这样的再定位已经在内部做出了。
所以,可以预料,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优惠将在25年开春后逐步取消,这也是比亚迪此前要求各供应商降价的一个基本背景,一方面是产量规模提升带来的议价能力增长,另一方面是有了更强的危机感,必须存储更多的子弹。
说实话,留给新能源车企的时间不多了,正如毕了业的大学生,最终还是要从走出父母的怀抱,开始独立生活!
希望脱离补贴和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够真正成长,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不定需要遥遥领先或远远超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