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得地球气温不断攀升,极端天气频发,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都构成了重大威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积极寻求应对之策,《巴黎协定》应运而生。它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框架,要求缔约方共同努力,控制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尽力将其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 1.5℃以内,以显著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同时还明确了要定期评估进展、提供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的机制。
各国都需要依据《巴黎协定》,重视并落实减排相关工作。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大国的责任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在 2020 年 9 月 22 日,我国正式提出 “双碳” 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既是我国基于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体现。并且,“双碳” 目标还被纳入了我国的 “十四五” 规划当中,这意味着我国将从国家战略层面,全方位、系统性地去推动各行各业朝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在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不断向前迈进。
零碳发展相关概念解析
在 “双碳” 战略背景下,衍生出了诸如零碳、低碳、近零碳等一系列概念。低碳,通常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是一种相对宽泛的、倡导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减少碳排放的理念,比如鼓励人们低碳出行,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来减少因交通产生的碳排放;企业通过采用节能设备、优化工艺流程等手段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近零碳则意味着尽可能地接近零碳排放的状态,它要求在某个特定的范围或者系统内,将碳排放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而零碳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意在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二氧化碳 “零排放”。具体来说,在能源领域,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从根源上减少碳排放;在工业方面,例如化工、钢铁和水泥这些碳排放较高的行业,积极探索整合价值链资源、推进废弃物转化利用,引进氢能冶金工艺、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方式来推进净零排放;在建筑领域,通过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建筑用能设备电气化水平等措施,提升建筑能效,助力实现零碳目标;在交通运输业,则是加快以电能、燃料电池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交通产业发展等。在不同领域,零碳发展有着不同的体现与要求,但总体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与吸收的平衡,甚至达到二氧化碳的 “零排放” 状态,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零碳发展在各领域的重要意义
工业园区零碳发展的关键作用
在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的进程中,工业园区的零碳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据相关统计,全国有着 2500 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其碳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30%,更是占到了全国工业碳总排放量的 80% 多,这无疑是完成 “双碳” 目标过程中的重难点所在。也正因如此,工业园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工业绿色发展以及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打造 100 个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试点的主要原因。
从国际视角来看,欧盟计划实施的碳关税,将生产用电的排放(间接排放)也纳入了征税范围,使得纳税覆盖的行业范围大幅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低碳、零碳产业园,并推动生产出口产品的厂家向园区集聚,不失为化解碳关税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前,零碳产业园区的发展十分火热,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性融入零碳理念,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各方面,依托零碳操作系统,达成园区碳排放与吸收的自我平衡。具体而言,零碳园区的建设包含对现有园区的改造以及新建这两大类。对于现有园区的改造,需要摸清园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数字化改造,开展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产业优化,构建起园区低碳零碳发展的长效机制等;而新建园区则是要从零开始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推行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最为广泛的空间载体,所以在国家实现双碳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零碳园区,如今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跨界行业争先布局的领域。不过,在建立零碳园区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毕竟零碳并不等同于零能耗,如果零碳绿电成本过高,或者生产过程中能耗高、能效低,都会对产品成本和竞争力产生影响。同时,当前还面临着诸如缺乏全方位系统性融入零碳理念、零碳转型与持续发展难以平衡、零碳园区建设路径不清晰、建设技术不成熟、零碳及负碳技术成本太高、相关利益方激励机制等存在不兼容不平衡以及零碳产业园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零碳园区建立起长效的发展机制。
农村地区零碳转型的价值
我国农村地区在零碳转型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价值。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在碳减排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空间。推进农村能源净零碳排放,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例如,像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在 2023 年度经评估其地理边界内碳排放总量小于零,实现了碳中和,成为了青海省首个碳中和达标 “零碳乡村”。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 “双碳” 战略,通过在班彦村实施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学校电采暖项目、“柴改电” 电热炕项目、“光储污水处理” 一体化示范项目、“零碳” 综合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等,全力打造高原乡村绿色用能示范样板,助力青海首个 “零碳乡村” 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还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同时也给乡村振兴增添了助力。
还有像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作为浙江省第二批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以及杭州市首批低碳试点乡镇,围绕降碳、增汇两大主线,通过摸清碳源碳汇家底,聚力推进低碳设施建设、实施生态固碳提升工程、构建数智监管平台、建立 “1+N” 低碳行为规范等诸多举措,全面推进 “零碳小镇” 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促共富的 “零碳” 之路,实现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质量、营造低碳生活氛围等多方面的良好效果,为居民带来了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全国层面来看,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自 2016 年起开始酝酿实施,其目标主要涵盖了中国零碳村镇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政策制定与制度支持,零碳村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以及促进农村零碳生活方式与知识宣传普及等内容,旨在加快中国农村地区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宜居,助力我国自主减排目标实现,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贡献力量。像黑龙江省海伦市长发镇长庆村,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零碳村镇,以生物质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为核心,辅以生物质分户采暖技术,增加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建设,努力实现村镇生活用能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为全省的低零碳乡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建筑领域零碳发展的意义
建筑领域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据着较高的比例,相关数据显示,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占到了我国碳排放总量的 40% 左右,所以其零碳发展对于实现我国 “双碳” 目标意义重大。零碳建筑的发展,能够助力整个建筑行业朝着更加节能、低碳的方向转型升级,进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为达成 “双碳” 目标添砖加瓦。
零碳建筑这一概念来源于零碳城市的设想,它是指建筑不消耗煤炭、电力、石油等传统能源,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就如同会 “呼吸” 的建筑一样。当然,绝对不产生任何碳排放的建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零碳建筑概念的提出,更多的是提倡和鼓励建筑业避免使用污染性常规能源,加强对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其一方面强调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另一方面注重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回溯过往,世界第一个零碳建筑范例是 2002 年完工的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该社区占地面积为 16500 平方米,涵盖面积为 2500 平方米的办公楼、商住楼以及 82 套公寓,其建筑强调对阳光、污水、空气和木材等资源的循环利用,仅仅依靠可再生能源就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并且不释放二氧化碳,还曾荣获可持续发展奖,被列入 “斯特林奖” 候选名单,更是上海世博会零碳社区的原型。而在我国,上海世博会零碳馆也是一个典型代表,其总建筑面积为 2500 平方米,由两栋外观相同的建筑前后衔接而成,除了利用太阳能、风能及地源热能来联合驱动空调系统外,还取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就连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都可以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并且整个零碳建筑的造价只比同类的普通住宅高 15%。自上海世博会零碳馆建成后,我国陆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零碳建筑,比如零碳厂房 —— 中科院昆山光伏设备检验中心等。
从发展历程来看,零碳建筑从最初的设想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实践探索阶段,虽然目前现存的零碳、近零碳建筑大多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暂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型能源的逐步推广,零碳建筑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未来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可以想象,在未来,城市的建筑有望借助高科技实现环境的自我循环、自我调节、自我适应以及可持续运转,零碳建筑或许会成为一种普通常见的产品,甚至不需要接入电网和自来水管,能够通过集装箱运输到任何一个地方,就地搭建起来。届时,零碳社区也将更加普及,不需要集中供暖,仅依靠一个新风系统就能调整室内温湿度,室内的照明和设备用电主要依靠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来提供,零碳也将成为人们普遍的绿色生活方式。
零碳发展的实践案例展示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经验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占地面积 1.78 平方公里。自 202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决定共同建设以来,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完成了八大类 18 个项目建设,实现了区域层面近零碳目标,并于 2024 年 3 月 18 日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该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技术集成应用、政策标准引领等,建立了零碳运维新模式,形成了诸多成果。其一,通过系统探索示范区绿色降碳改造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建成区更新改造新经验。在不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借力自然,以微改造、低扰动的方式,保持原有格局和建筑风貌,对建成 20 多年的建筑进行节能低碳、资源循环、生态提升、智慧运管等方面的规划建设,探索出热带海洋环境条件下既有建筑和区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更新改造解决方案。改造后,示范区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96%,达成了一个 “近零”(全岛运行阶段近零碳)、二个 “降低”(建筑本体能耗大幅下降、交通能耗大幅下降)、六个 “100%”(低碳建筑比例 100%,建筑用能电气化率 100%,可再生能源替代率 100%,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100%,污水再生利用率 100%,区域能耗和碳排放监测、服务覆盖率 100%)的建设目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城市更新改造典型案例,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二,实现绿色能源供给,支撑博鳌亚洲论坛 “绿色办会”。示范区全年可生产绿电约 3200 万度,不仅能满足自身每年约 1700 万度的用电需求,剩余的 1500 万度绿电还可上网,相当于每年可储备约 7700 吨负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4 年年会期间,所有建筑和市政设施实现 100% 绿电供应,为 “绿色办会” 奠定良好基础,得到了与会国内外嘉宾充分肯定,入选国家能源局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获得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2024 年全国电力行业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全国综合智慧能源大会授予优秀示范项目称号。
其三,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获得了国内外权威机构高度认可。示范区获得德国能源署在中国颁发的首个国际性零碳区域认证,还取得了 “温室气体减排声明”,满足国标《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中 “零碳区域、零碳建筑、低碳建筑” 相关技术要求,为全球热带地区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实践案例,相关英文报道获 300 多家境外媒体转载,引发热烈社会反响。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应用了 “八位一体” 区域降碳布局,涵盖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等方面。同时,从四个方面响应热带气候特征,例如采用既能遮阳、又能发电的光伏百叶,兼顾密闭与通风,分开控制温度与湿度,以及提升屋顶隔热水平并合理利用空气源热泵等措施。而且在创建过程中重视推动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像 “光储直柔” 配电系统、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智慧楼宇系统等多项国内外先进技术都得以重点应用。
总之,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拿到 “区域零碳运行” 认证的示范区,对于探索实现中国 “双碳” 目标有着重大意义,其改造实现零碳的经验,为我国众多建成区的降碳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镇海炼化零碳产业链打造
镇海炼化在打造零碳产业链方面有着独特且成效显著的模式。
首先,实施氢源清洁化改造。其氢源来自镇海炼化第四套炼油氢气回收 PSA 装置,纯度可达 99.99%,不需再次提纯,且氢气质量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车用燃料氢气》(GB/T37244-2018)的要求。氢气提纯后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后出售成为制作干冰、饮料汽水等产品的重要原料,出售利润可覆盖捕捉成本,无需额外支出,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该装置是宁波唯一一个大规模蓝氢生产装置,每年可产生蓝氢 1.56 吨。
其次,开展零排放加氢站建设。镇海炼化加氢站紧邻氢源,建在镇海炼化厂区附近,占地 19 亩,加氢规模可达每天 500 公斤,加氢站用电全部来自镇海炼化公司自建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并且加氢站主要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相比进口设备节省建设投资约 1100 万元。
再者,推进无污染车辆运行。镇海炼化率先开展氢能示范运用,购置一批氢能大巴以取代传统燃油大巴,该批车辆为宁波市第一批氢能车辆,其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达 80kW,续航里程达 652km,在行驶过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
从实施成效来看,加氢站每天可加注蓝氢 500 公斤,在满负荷情况下每日可供 85 辆大巴运行 100km,相当于 2.1 吨汽油用量,每年可减少碳排放 1875 吨。炼油氢气回收装置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 25.6 万吨,实现资源化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副产 “蓝氢” 在落实碳捕集及后续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比肩 “绿氢” 的碳排放,镇海炼化的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石油化工企业加以推广,并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实现耦合发展,具备很好的借鉴意义,为石油化工行业在双碳战略下实现零碳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样板。
松赞集团零碳酒店探索
松赞集团与施耐德电气合作打造国内首个 “零碳酒店”,迈出了酒店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步伐。
合作的背景在于,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推进,酒店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高敏感行业,低碳发展已成为重要转型方向。而松赞集团一直致力于保护与发展当地文化以及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本身就倡导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的生态经济发展理念;施耐德电气则在可持续发展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成熟的可持续发展和零碳咨询方法论。
在落地路径方面,施耐德电气将解决方案分为了三个关键性阶段。第一阶段是界定项目范围,确认排放基线,根据松赞酒店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择科学适用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确认温室气体排放的基准线,为后续制定可落地的科学减碳实施路径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科学零碳路径潜力评估,零碳酒店路径图设计,从降低能源消耗总量、调整能源结构、购买碳抵消等方面,开展科学减碳潜力评估,选择适当的节能减碳方案,建立零碳酒店实施路径图;第三阶段是零碳酒店认证发布,施耐德电气协同生态圈资源,指导和协助松赞酒店开展零碳酒店第三方认证。
具体举措上,聚焦在三个重点领域。一是实现全面电气化,尽可能实现化石燃料全面替代,比如对厨用系统进行电气化改造;二是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施耐德电气通过科学分析当地的自然禀赋,最大化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结合光伏和储能等技术实现更多绿色能源的自消纳;三是提供数字化技术,涵盖数字化能效管理工具、分布式微网调度工具、碳排放管理工具等,通过数字化手段保证酒店未来的碳披露机制落地。
此前,松赞林卡酒店已采取了一系列减排举措,例如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全面使用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照明系统、多级空气源热泵、生物质能源转换、太阳能照明及供热系统等,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达到 55.56%。而此次与施耐德电气合作打造 “零碳酒店”,将进一步提升酒店的绿色低碳水平,为酒店行业的绿色转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酒店看到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可实现共赢,推动整个行业朝着零碳方向迈进。
零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现存的主要挑战
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零碳发展成为众多领域努力的方向,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不同领域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碳发展的进程。
就园区领域而言,一方面,零碳理念融入不足是一大问题。许多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环节,尚未全方位系统性地融入零碳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对碳中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较为浅显,仅单纯考虑绿电使用比例等部分因素来判定零碳程度,缺乏对整体零碳体系的构建思考。例如,部分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从源头上把零碳要求贯穿到各个细节,使得后续改造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尚不清晰。各地对零碳智慧园区大多还停留在概念认知层面,难以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去考虑推动转型升级,对于如何摸清各园区碳排放家底、怎样制定科学合理的减碳路线图,以及如何低成本实现节能降碳等关键的路径问题,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而且,建设零碳园区的技术也不成熟,像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现有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还难以支撑大规模实现碳中和,技术成本极高,尚不具备大规模商用条件。从基础研究方面来看,我国相关研究热度虽在提升,但与国际相比仍有差距,研究成果的引用量较低,质量和创新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产业实践中,各地的零碳园区存在相互借鉴、模仿的情况,缺乏因地制宜的特色技术应用。
同时,园区零碳发展还面临着零碳转型与持续发展难以平衡的挑战。园区作为高新技术的载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每年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脱碳压力巨大。并且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园区作为基础引擎会产生新的排放,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双碳目标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此外,相关利益方激励机制、成本分担、利益分配、风险分担存在不兼容、不平衡,以及零碳产业园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着零碳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导致难以建立长效机制。
在建筑领域,实现零碳目标同样面临诸多阻碍。首先,理念融入困难,传统建筑设计和施工习惯根深蒂固,很多建筑项目在前期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零碳因素,对于采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能效等方面缺乏足够重视。其次,建筑领域要实现零碳,需要依靠大量先进的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但目前部分相关技术仍有待完善,比如一些新型的墙体保温材料,可能存在耐久性不足、成本偏高等问题;还有部分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难以实现精准的能耗控制和能源优化配置。再者,成本偏高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零碳建筑往往需要在材料、设备、技术应用等方面投入更多成本,例如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地源热泵系统等设备,初期投资较大,而回收周期相对较长,这使得很多开发商和业主在推进零碳建筑建设时积极性不高。
从更广泛层面来看,整个零碳发展还面临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政策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 “1+N” 政策体系,但在操作层面上的部署和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零碳发展项目,缺乏精细化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在市场机制上,碳排放交易市场等相关机制还不够成熟,碳定价不够合理准确,难以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业积极参与零碳发展的动力不足。
可行的应对办法
面对零碳发展现存的诸多挑战,需要从多个维度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以推动零碳发展持续稳步向前迈进。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与部署落实。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更为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对于园区零碳发展,可以针对不同产业类型的园区,出台专项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园区加快数字化改造、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对于建筑领域,出台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和零碳建筑规范,要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一定的零碳指标,同时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专项补贴资金,推动改造工作顺利开展。并且要强化政策的部署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实施,避免出现政策空转的情况,让政策切实为零碳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零碳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比如在园区领域,针对 CCUS 技术成本高的问题,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高效、低成本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方法;在建筑领域,投入资源研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节能保温材料、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建筑整体的能效水平。同时,政府可以设立专项的零碳技术研发基金,对有潜力的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且通过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加大自身在零碳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三是完善成本分担与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在零碳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分担一部分零碳项目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企业自身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零碳发展纳入长期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管理等手段降低内部成本。同时,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激励机制,合理确定碳价格,让积极开展零碳行动、实现减排的企业能够通过碳交易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形成正向激励。例如,对于园区内实现了超低碳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碳配额奖励,允许其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利,从而提高企业参与零碳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合理规划。不同地区在能源资源、产业基础、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推进零碳发展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情况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地区,可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园区、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太阳能,构建以太阳能为主体的零碳能源供应体系;对于风力资源充足的沿海地区,则可以重点布局风力发电项目,并围绕风电产业打造零碳产业链。在产业规划方面,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引导产业向低碳、零碳方向转型升级,避免盲目跟风建设不适合本地发展的零碳项目,提高零碳发展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展望双碳战略下零碳发展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零碳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有望在更多领域深入开展,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绿色生活与生产方式,为我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在技术创新层面,众多前沿科技正助力零碳发展成为现实。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太阳能光伏板的转换效率越来越高,成本持续降低,使得太阳能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逐步扩大;风能发电也从陆地走向海洋,大型海上风电场不断涌现,为电力供应提供更稳定、更清洁的来源。同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也在持续优化,从工业排放源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或者进行安全封存的能力日益增强,为那些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零排放的行业提供了有效的过渡方案。此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更是为零碳发展添砖加瓦,通过构建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能源的使用与分配,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浪费的最小化,无论是在工业园区、建筑领域还是城市的整体运行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在推动着零碳发展。如今,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和服务时,更加倾向于那些具有绿色环保标签、秉持零碳理念的品牌,这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朝着零碳方向转型升级,将零碳发展纳入自身的长期战略规划中。例如,越来越多的酒店致力于打造零碳酒店,不仅在运营过程中减少碳排放,还通过各种举措引导入住客人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各类消费品制造企业也在努力优化生产流程、采用环保材料、降低产品碳足迹,以满足市场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范围内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分享零碳发展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探索适合不同国情的零碳路径。我国更是凭借在双碳战略下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积极向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出零碳发展理念和相关技术,帮助他们跨越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到零碳发展的快车道,携手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贡献力量。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将被更多零碳建筑所点缀,它们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工业园区内,零碳产业蓬勃发展,企业之间形成绿色循环的产业链,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碳排放趋近于零;农村地区也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零碳化,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零碳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它将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