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碳汇首页 频道列表

盛虹控股集团打造负碳产业链 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2024-12-17 14:083230

     在近日举办的2024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年会上,由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等单位申报的《碳循环:从二氧化碳到聚酯纤维》荣获“国际纺联可持续和创新奖”。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人类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碳排放问题。实现碳中和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方面,通过提升清洁能源占比、提高能源效率等方式降低实际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针对较难降低碳排放的领域,提升碳去除(负碳)技术水平。长远看,要实现整体深度脱碳,必须更加重视负碳技术。

     目前,在众多减碳技术中,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因为能够大幅减少火电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各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竞争的关键。当前,我国高度重视CCUS技术创新和推广,在负碳技术上加大投入,但相关技术应用多集中于碳捕集与封存环节,如何把捕集的大量二氧化碳用足用好是更大的难题。

     近年来,盛虹着眼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率先在石化行业提出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低碳、零碳、负碳全方位深耕绿色技术,创新打造绿色负碳产业链,通过吸收化工装置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变碳为宝”制作新能源、新材料。

     2021年9月,盛虹旗下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项目”签约,“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正式落户盛虹。2023年9月,10万吨/年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正式投产。

     江苏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军介绍,该项目每年可回收15万吨二氧化碳,经过上下游一体化装置深度加工,回收后的二氧化碳能够产出2万吨光伏级EVA树脂,这些材料可生产5000万平方米光伏膜,全部用于光伏发电后,装机量可达到5吉瓦,一年可产生电量60亿千瓦时至90亿千瓦时,相当于2座百万千瓦火电厂1年的发电量。

     “相较植树造林,这套装置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更强,间接减排二氧化碳55万吨/年,相当于3.7万公顷森林种植面积的减排效果。该项目对我国二氧化碳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杨军说。

     除了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应用负碳技术,盛虹还整合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和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的研发生产能力,建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乙二醇—功能性聚酯纤维”低碳循环绿色产业链。采用先进技术捕集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进一步转化为纤维级乙二醇;开发直接“酯化—缩聚”以及熔体复合直纺工艺,制备多种功能性聚酯纤维产品,并应用于纺织服装领域,实现碳资源循环利用。据测算,利用二氧化碳制造纤维,比利用原生纤维碳排放降低近29%。

     盛虹创新构建“源头绿色替代、过程节能减排、末端变碳为宝”的绿色负碳产业链体系,为石化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思路。“我们用产业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效方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盛虹石化产业集团副总裁钱新华介绍,借助绿色负碳产业链项目,以往需要通过化工生产的原料,现在从二氧化碳就能转化,不仅实现了源头绿色化,更改变了下游原材料来源方式。

     据了解,下一步,盛虹将锚定“双碳”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充分发挥“链主”型企业创新优势,全力推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溶剂、酯类高端材料等项目,大力助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绿色博鳌“碳”索可持续未来
从使用源自阳光与海风的电,到见证咖啡渣与塑料瓶制作低碳“咖啡衫”……过去几天,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再聚博鳌

0评论2025-04-03151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
曹增栋、岳中刚在《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12期撰文指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助力低碳

0评论2025-04-03124

碳减排超4000吨!“海葵一号”再添“混合动力心脏”
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键,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搭载的双燃料发电机组成功并网运行,这是我国首个

0评论2025-04-03162

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如何应对?
2024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铝冶炼行业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作

0评论2025-04-0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