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至今,山西、陕西、安徽、江西等地陆续公布最新风光项目废止名单,拟废止的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过1000万千瓦,全国“圈而未建”新能源发电存量项目清退速度明显加快。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对阳曲县蔚蓝凌井店等19个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拟废止公示(第二批)》(以下简称“公示”),拟将阳曲县蔚蓝凌井店等19个总规模100.8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予以废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至今,山西、陕西、安徽、江西等地陆续公布最新风光项目废止名单,拟废止的项目总装机规模已超过1000万千瓦,全国“圈而未建”新能源发电存量项目清退速度明显加快。
废止项目规模超千万千瓦
山西省能源局发布的公示指出,对2021年及之前项目单位投资不积极、确定无法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进行梳理,总计有19个风光发电项目遭到废止,其中包含14个风电项目和5个光伏项目。从公布名单看,涉及的项目开发商不乏多家发电央企及A股新能源板块上市公司。
这是山西省能源局不到一年,再次废止存量风光发电项目。去年7月,山西省能源局就曾公示《山西省拟废止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清单》,废止项目数量高达54个,风电项目规模达116.8万千瓦,光伏项目规模达22万千瓦。
山西省并非孤例。据记者了解,自去年下半年起,多省纷纷清退“圈而未建”风光发电项目。今年1月,江西省能源局宣布启动存量项目排查工作,相关通知显示,江西省将对纳入有效建设计划项目进行逐一排查,收回超期项目空置的电网接入和消纳资源。江西省能源局同时指出,考虑疫情因素和新能源企业实际困难,将适当延长项目并网截止期限,其中光伏项目最晚延长至2023年9月30日前全容量建成并网。
此外,安徽、河北、陕西等省也陆续发布类似风光发电项目逾期废止通知。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至今累计遭到废止的风光发电项目规模已超过1000万千瓦。
备案未建、环评不合格是主因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规模废止风、光发电项目的现象?在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看来,目前遭遇废止的风、光发电项目都存在备案时间过长的问题,尤其受过去几年疫情影响,部分项目在核准有效期内无法及时开工,近期各省正集中处理这些项目。
不仅如此,从各省发布的风、光发电项目废止名录看,废止原因除核准有效期内未及时开工和完成并网外,触及生态红线、环境评估不合格、建设条件不允许等也是几大因素。而从项目类型看,分散式风电及分布式光伏成为“重灾区”。以去年8月宝鸡市发布的废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统计表为例,废止的7个项目中有6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和1个国家补贴竞价项目,其中5个分散式风电项目都因涉及二级国家级公益林的生态问题而不再建设。
“目前各省废止的风、光发电项目有大量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项目,虽然当初项目获得备案,但建设可能仍存在一定挑战。”彭澎指出,“比如有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能存在屋顶不符合要求、承重能力不足问题,分散式风电项目往往离村庄近,施工难度大、环评要求相对较高,部分项目建设难度较大。”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可再生能源项目选址土地的规划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即使前期项目审批过程合法,项目建设执行过程中也可能踩到生态红线,对于这一问题,开发商也应及时规避。
加强项目滚动调整成关键
实际上,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风、光发电项目“圈而不建”现象时有出现,但面向“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性却进一步凸显。市场研究机构天丰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双碳”目标下,风光电站开发用地“卡脖子”问题愈加突出,而各地产业配套要求进一步增加开发用地成本。风、光属低密度能源,大规模开发导致用地紧缺问题已愈加突出。
为避免资源浪费,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有序发展,过去几年,多地能源主管部门发文表示将加强项目监管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实施项目动态管理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去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曾发布全区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三年行动计划滚动调整的通知,其中严格规定备案项目投资主体以及股权比例不得擅自变更,并表示将及时废止未按规定时间并网的项目。山西省能源局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通知》也提出,应加强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完善项目定期调度、进度跟踪和通报机制,同时对项目单位投资不积极、确定无法建设的项目提出清理和废止建议,及时腾出发展空间。
彭澎表示,目前各地主管部门已形成相对成熟的项目滚动调节机制,建立了风、光发电项目库,随着新项目不断列入,也有老项目退出。“如果在一定时间点内无法建成并网,项目开发商就会面临要么改善项目情况,要么由其他项目开发商顶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