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能源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告别转手就亏 二手车新能源市场终于要爆发了

2021-07-28 13:555250

2016年,美国二手车销量在4000万左右,而新车销量只有1720万,二手车的销量约等于新车的2.5倍,德国二手车销量相比新车也是2.5倍,日本是1.5倍,可能你会意外,其实在汽车工业越发达的国家,二手车的销量往往比新车销量高。


其潜在原因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二手车行业的各种规范逐步完善,人们对二手车最大担忧逐渐减少时,会发现二手车比新车更香,市场也随即被激活。


中国的二手车市场恰恰相反,早期市场规则的限制,二手车电商的恶性竞争,新能源二手车的鉴定标准不一,都影响了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平衡,形成了转手就亏的局面。但最近二手车市场却异常活跃,新政策的发布和标准规范的建立,国内二手车市场将迎来爆发期,一个新的万亿市场正在蓄势待发。


二手车市场迎来高光时刻


7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负责人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情况,其中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推动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进一步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优化汽车消费环境。


这意味着,二手车市场将迎来史无前例的高光时刻,原本阻碍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三大源头——二手车限迁、征税办法束缚和临时产权登记缺位将成为历史。




二手车限迁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本地汽车销售市场,由于异地二手车的流入会对本地的新车销售造成影响,从环保角度来看,异地排放比较高的二手车流入也会对本地环境造成污染。


但限迁的同时,也给二手车市场带来了不少压力。由于各地执行标准不一,且提档落户程序异常复杂等问题,各地区间二手车的流出、迁入量受到较大限制。这一方面导致限迁地二手车车源稀少、车辆估值与实际市场价值偏离等。


而近期在疫情影响以及全球缺芯的背景下,新车库存越来越紧张,一些热门车型出现交付延期和排队等待,甚至是无车等情况。随着车市旺季的到来,需求量积增的情况下,也让很多急需购车的客户转向了二手车市场。




取消二手车市场的限制,对咱们老百姓来说,手里的二手车更值钱了。解除了区域购买限制,买家增多,竞争更激烈了。尤其是老旧车车主,手里的车能多卖点钱的概率也更高了。而想买二手车的朋友,也能从外地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所需车型。


不过,最近各地暴雨频发,无数车辆成为了泡水车,据央视报道,位于郑州金水区的河南汽车贸易中心是郑州市较大的汽车城之一,每天能看到源源不断的道路救援车辆从汽车城门口驶来,运送全城受损车辆。


目前国家并无法律禁止泡水车,中国二手车交易实行的仍然是2005年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其中对泡水车、火烧车以及严重事故车的交易并没有明确说明。也就是说,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二手市场大约需要消化8万辆河南的泡水车,可能会各区域流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辨别了。


虽然限迁取消的政策盘活了二手车市场,但二手车市场依旧存在着如掩盖车辆事故等乱象,这个问题不解决,消费者始终会对二手车交易感到不信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经历过二手车市场的历史中找到答案。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二手车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掩盖车辆事故历史、重设里程表等,导致市场杂乱,消费者信心不足。为了挽救信任危机,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不少品牌经销商开始推出二手车质量认证制度,由汽车生产商或大型经销商对二手车进行全方位质量检测,以确保汽车的品质达到出售标准。由于质量得到了保障,并可享受保修服务,消费者对二手车质量存在的顾虑逐渐得以消除。




1980年,美国商业部出台《汽车保用法》,汽车经销商向消费者转手不合格车辆,消费者有权力向经销商索赔。此举直接杜绝了二手车市场普遍存在的暗病问题。


另一方面,一个年度之内出让、转手5辆车以上的即被看作是经销商,必须申请二手车销售执照,这一条文杜绝了个人黄牛的出现。


如今美国二手车市场已经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多种销售模式和谐并存:品牌经销商占市场份额60%,二手车连锁店份额为 25%,剩下得则是私人交易,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信息透明、价格合理、市场有序。


回到国内,二手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变,政策的红利盘活了市场,而市场能否持续下去,则需要打通二手车商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差,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将信息透明化,放任市场野蛮生长,这片蓝海将在不久后变为死海,不管是对二手车商,还是消费者,都是重大的损失。只有维持信息透明、价格合理、市场有序、统一鉴定的市场环境,才是长久之计。


二手车电商的集体“复活”


资本的嗅觉一直很灵敏,在传出二手车交易取消限制的前一段时间,曾经的二手车电商“三杰”像是商量好的一样,相继宣布好消息。


瓜子二手车其母公司车好多集团在6月初对外宣布,已完成3亿美元新一轮的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机构包括H Capital、红衫资本中国、IDG资本。完成这次融资后,车好多集团的估值由投前的90亿美元上升至100亿美元。




6月15日,优信集团发布公告称,与蔚来资本及愉悦资本正式签署总额最高达3.1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受此消息影响,美股盘前,优信股价大涨近20%。


而人人车在7月份和58同城联合宣布达成深度合作,通过连接58同城二手车、58同城优信拍等平台资源,提高二手车交易流通效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58同城拥有千万级二手车车源,业务覆盖全国400+城市,服务全国超过80%的二手车经销商客户。


单单从近期的几个信号可以看出,国内二手车电商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风口。不过,风口已来,能否抓得住,还要看几家平台之间能否健康有序得竞争。


在几年前,二手车电商行业就像团购大战那样,钱任意“挥洒”。二手车十年的混战,把费用都砸向了营销,聘请代言人,冠名综艺,各个渠道去投广告以争夺用户,而技术层面的改变微乎其微,中间商依然没能消除、交易价格依然不透明,至今二手车电商平台渗透率依然不到20%。




央视财经曾曝光,瓜子二手车259项检测形同虚设,买车不过户等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涉及到二手车的投诉一直在增加,可见问题确实存在,甚至有传言“二手车市场里多数车辆都会更改里程数”这一不成文的做法。


可以说,二手车电商行业由盛转衰,瓜子、人人车、优信们都是参与者,烧了那么多钱,不仅没能干过本地车商,自身也没找到稳定的盈利方式。


如今,二手车行业再次迎来了破冰的机遇。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来说,获客做广告没必要无休止的投入,更没必要抹黑对手。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车子、服务以及交易效率上来。




作为裁判方,二手车的检验要必须靠谱、透明。作为中间商,不赚差价是平台的优势,但是买卖人之间连接也要准确有效率。另一方面,在全国购流行的大势下,管控好物流运输的成本以及速度,是平台竞争的差异化之处,交付后的服务的退货服务也要跟得上。


二手车行业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开始,经历过市场的寒冬,想必各家平台在反思此前的得失之后,这一次会更谨慎的布局。


新能源二手车鉴定规范来了


除了市场乱象外,二手车市场的另一个争议点,就是二手新能源汽车的鉴定。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多,二手车市场针对新能源作出改变也得赶紧提上日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60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为493万辆。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7.8%,几乎达到去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


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但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明显处于低谷之中,以瓜子二手车为例,在搜索关键词设为“电动”之后,全北京搜到的二手电动车,仅仅只有120辆。




原因在于,二手新能源车一直缺乏统一的鉴定评估标准,再加上受产品质保、备件和充电问题等客观条件限制,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率普遍较低且具有更多不确定因素。


央视财经报道称,在上海、杭州等城市的二手车市场,部分原价十余万元的两年期新能源二手车,现残值不足新车售价一半,甚至有部分车辆的残值仅剩余2万~3万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6月30日宣布发布团体标准T/CADA 17-2021《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并于7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方面表示,这是我国首个针对新能源二手车流通领域服务的团体标准,明确了二手纯电动乘用车的鉴定评估流程及方法,填补了我国该领域标准的空白。


而对于业内较为关心的新能源二手车动力电池评估方法,北京交通大学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占国介绍称,对电池部分的评估标准主要以外观及充电功能的检测和性能评估为主。其中,电量的测量方法和容量的测量方法是通过以往数据进行评估,将用户的使用习惯、充电习惯,以及车辆运行温度与该电池的容量和能量一同作为性能评价的指标。




这项公告的发布,建立了新能源二手车的统一沟通语言,将大大促进行业诚信,提高交易效率。另外,不管是对于二手电商,或是线下二手市场,都能通过规范提升二手鉴定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经营信心。


另一方面,统一二手新能源车的鉴定标准,也有利于激发新能源二手车回收主体的积极性,目前用户不打算买新能源车的原因是考虑到保值率的问题。此外,由于全国大部分城市不限制新能源车落户,新能源二手车经营者还可做到全国范围内交付,这也将有效提升流通效率。


往远的来讲,促进整个二手新能源车的市场的健康发展,能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能源车二手普遍不保值的问题能否在这之后得到解决,需要用发展来解决。


新能源的崛起以及政策红利,给二手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二手车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可预见的未来,二手车交易规模加快扩大,这是二手车行业的大机会,也带动更激烈的竞争,谁将吃下这个万亿市场,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超级独角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